11月22日20時,隨著碼頭上的輸氣臂離開船體,大連LNG接收站預冷和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氣的作業圓滿完成。從11月16日至22日,大連LNG接收站僅用6天時間就完成了首船接卸作業,比原計劃提前7天,創國內首船LNG接卸作業時間最快紀錄。此前國內LNG首船的最快接卸時間為8天。
LNG是液化天然氣的簡稱,大連LNG接收站是我國自主設計、自主采購、自主施工、自主管理的大型LNG接收站,供氣能力達到42億立方米,是目前我市煤氣用量的20倍左右,預計年底前通過管道向大連消費者泵送天然氣,完全建成后,還將通過大連至沈陽的輸氣管道,向整個東北、華北輸氣。
LNG卸載是一個復雜的技術過程,需要在-150℃低溫下進行。為了做好這項工作,大連LNG公司從一年前便啟動培訓工作,并制定了詳細的接卸作業方案和風險防控措施,特別是針對首船接卸和系統預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LNG泄漏、天氣變化等進行風險識別,為預冷和首船順利接卸打下了基礎。據介紹,此次大連LNG首船接卸,經受住了風雨、雷電、寒潮、降雪等多種不利天氣因素的考驗。
在卸船過程中,控制系統預冷溫度下降速度是系統預冷重中之重。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溫差、管托位移情況,嚴格控制溫降速度,LNG卸料總管最大位移均在設計允許范圍之內。預冷后,儲罐所有監測點溫度數據顯示,溫度變化平穩,分布均勻,罐底溫度最大偏差0.2℃,罐壁溫度最大偏差0.4℃。整個預冷和接卸作業安全、平穩、高效,受到外國專家和合作方的高度贊揚。